天智航科创板闯关:疫情挑战、技术优势与盈利难题

天智航科创板上市恢复审核:疫情影响与战略调整

重新启动上市审核,调整上市标准

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跑者天智航,在补充完善2019年年报数据后,其科创板上市审核已恢复。招股书显示,天智航调整了上市标准,从原定的第五套(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40亿元)变更为第二套(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MISSING)。 这一变化表明公司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更合适的上市标准。

疫情影响下的销售挑战

天智航表示,公司已复工复产,但新冠肺炎疫情对部分产品销售造成了延误。如果疫情不能迅速得到控制,将对公司2020年的销售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这凸显了疫情对医疗器械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优势与临床应用

亚毫米级精度,覆盖多种手术

天智航专注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已实现三代产品的注册和临床应用。其第三代产品“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是目前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首家获得国家药监局(CFD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天玑”的临床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别(<1mm),能够覆盖骨盆、髋臼、四肢等部位的创伤手术及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并兼容二维和三维影像配准技术。

解决传统手术难题,推进技术革新

天智航的技术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旨在解决传统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的难题,从而推进手术微创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市场推广与临床应用现状

天智航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应用于74家三甲医院、骨科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截至2019年末,公司产品已累计实施5371例手术,并辅助医生创立了多个国际新术式。 这表明天智航的产品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盈利挑战与发展战略

尚未实现盈利,亏损原因分析

天智航所处的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具有研发投入高、上市周期长等特点。在规模化销售前,需要持续投入。2017年至2019年,公司持续亏损,截至2019年末,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解释,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研发、市场开拓以及业务和人员规模的扩张。

医保覆盖难题与潜在风险

天智航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售价较高,且目前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辅助手术费用仅在广东省江门市纳入医保范围,一次性无菌定位工具包尚未单独纳入医保。患者使用该产品将增加费用负担,从而影响其使用意愿,进而对公司销售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募集资金用途与未来盈利预期

此次科创板上市,天智航计划募集资金4.52亿元,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运营中心建设以及配套手术耗材、手术工具扩建等项目。公司预计在未来1-2年内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前提是发行成功、募集资金到位且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构建手术机器人生态体系,打造平台型企业

天智航致力于构建手术机器人生态体系,成长为开放式的手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一方面,公司形成了循环发展的手术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并依托临床数据,借助遥规划、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产品迭代和服务更新。另一方面,通过下设的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培养科技创新型企业,完善产业配套。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竞争加剧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鼓励下处于快速发展期。但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在加剧。

面临跨国公司竞争压力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中主要企业均被美敦力、史赛克等大型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收购。目前美敦力的Renaissance和捷迈邦美的ROSA ONE已获批在国内市场上市销售,与天智航展开直接竞争。未来这些跨国公司持续推进在国内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认证,将增加天智航面临的竞争压力。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