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最初主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如今已在新兴市场掀起革命,成为日常金融工具。Visa和Castle Island Ventures的研究显示,稳定币的结算金额在2024年上半年已达2.6万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5.28万亿美元。
其增长主要体现在供应量激增(超过1600亿美元)、月活跃地址超过2000万,以及成功跨越2022-2023年加密货币市场低迷期。其中,98.97%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显示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
对巴西、尼日利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五个新兴市场的调查揭示了稳定币的多种用途:
尼日利亚:规避奈拉贬值,稳定币成为美元替代品,用于储蓄、汇款和支付;
土耳其:应对高通胀,用户利用稳定币在DeFi平台获取收益;
印度尼西亚:方便的货币转换和套利工具;
印度:储蓄和支付的多功能工具;
巴西:汇款和跨境贸易的有效手段。
稳定币的应用已从单纯的投机转向实际应用,包括储蓄(规避货币贬值)、收益获取(DeFi)、汇率转换等,约一半用户用其进行加密货币或NFT交易。
稳定币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影响深远:
跨境支付:更高效、更透明、低成本;
金融包容性:为未充分服务的群体提供机会,降低进入门槛,减少金融排斥;
支持稳定币的主要区块链平台包括以太坊(安全、生态系统)、币安智能链(低成本、高速)、Solana(超高速度、低成本)和Tron(极低费用)。常用的数字钱包包括交易所钱包(Binance Wallet, Trust Wallet)和非托管钱包(MetaMask)。
Tether(USDT)在稳定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流动性、用户信任和广泛的使用网络使其成为首选。用户对稳定币的信任建立在发行方的透明性和合规性之上。
然而,稳定币的跨境使用和潜在的货币替代作用也带来了监管挑战,包括对资本流动控制、主权货币地位的影响以及监管框架的不确定性。美国和欧盟已开始制定相关法规,但全球统一标准尚未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