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 法国巴黎银行2025年展望:美元走强,美债收益率上升

    法国巴黎银行在其2025年展望报告中预测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其中强势美元和上升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占据主导地位。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并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议。

    美元走强与美债收益率上升: 报告预测,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滞后效应,美国通胀率将在2025年年中开始回升。尽管美联储全年将维持利率不变,预计在4.25%-4.5%的区间,但通胀压力将推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年底达到4.65%。这一预测基于对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即经济在减缓增长速度的同时避免衰退。强劲的美元需求,加上美债与德债2年期利差预计将扩大0.45个百分点,将导致美元兑欧元汇率在2025年跌至平价。

    欧洲央行降息与欧元疲软: 与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形成对比,欧洲央行预计将继续降息,每次25个基点,直至降至2%。这反映了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相对较低的现实。低利率环境将进一步削弱欧元,使其兑美元汇率承压。

    投资策略建议: 鉴于上述预测,法国巴黎银行建议投资者采取以下策略:

    • 低配美国国债: 由于预期收益率上升,该行建议投资者降低美国国债的配置比例。
    • 做多5年期美国通胀保值国债和美元: 通胀回升和美元走强将使这些资产受益。
    • 关注美国国债期限溢价: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国债期限溢价的变化,以调整投资策略。
    • 欧洲地区持有长期债券: 欧洲地区,特别是德国,长期债券的投资价值相对较高。报告预计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跌破2%,年底达到2.25%。

    专家观点与不确定性: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James Egelhof对美联储的政策持谨慎乐观态度。他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采取鹰派降息后,2025年不再降息,但同时也指出美联储难以确定中性利率水平。报告也承认客户对美国债券收益率走势存在分歧,但多数认同强美元交易。

    总结: 法国巴黎银行的2025年展望报告描绘了一个美元走强、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市场变化,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调整投资策略。该报告的预测虽然基于严谨的分析,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 法国巴黎银行: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永久冲击美国CPI,美联储需维持高利率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近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展望》报告中,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持谨慎态度。该行认为,特朗普将会实施其竞选承诺中的大部分关税政策,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并导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受到“永久性冲击”。

    报告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直接导致CPI上涨约80个基点,并通过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后续的第二轮效应(影响到其他商品、服务和工资)进一步推高通胀。该行预计,关税带来的CPI上涨将达到约2个百分点。

    基于此,法国巴黎银行认为美联储需要将利率维持在高于正常水平,以控制长期通胀预期。他们预计,即使美联储在下周降息25个基点,2025年全年美联储主要利率目标上限也应保持在4.5%(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4.5%至4.75%之间)。同时,他们预测美国两年期、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2025年末分别达到4.55%、4.65%和4.8%。

    此外,报告还预测,美元兑墨西哥比索和加拿大元将进一步上涨;更强的美元和美联储的按兵不动将在2025年下半年抑制黄金价格,但黄金价格在明年年初将达到新高;由于关税的影响,原油价格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面临下跌压力。

    与该报告观点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未来降息,并且许多市场参与者认为特朗普的关税言论只是谈判策略。但法国巴黎银行认为,这种乐观预期可能过于轻率,低估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长期影响。

  • 金价、汇市与宏观经济:2024年展望与关键因素

    世界黄金协会预测2025年金价涨幅将放缓,这一预测并非毫无根据。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不确定性,无疑是影响金价走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特朗普潜在的第二任期及其政策走向,更是为全球投资者蒙上了一层阴影,可能加剧市场紧张情绪,导致资金避险情绪减弱,从而抑制金价上涨。

    然而,这并非金价上涨空间完全被堵死。如果未来美国大幅降低利率,或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例如俄乌冲突升级或其他地区冲突爆发,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将会回升,金价仍有上涨潜力。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地缘政治事件的演变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

    日本央行方面,其相对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值得关注。下周维持利率稳定的可能性较大,其关注重点将更多地放在海外风险以及明年日本国内的工资前景上。加息的可能性被推迟到明年1月或3月,这取决于央行委员对工资驱动型通胀的预期以及美元的走势。这表示日本央行在应对通胀问题上仍然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不会轻易采取激进的加息措施。

    今日公布的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多个经济指标,以及加拿大的制造业销售数据,都将为我们理解全球经济形势提供更多信息。这些数据将对美元走势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价和汇市走势。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数据的变化,以调整投资策略。

    黄金昨日震荡下行,跌破2700美元/盎司,这主要归因于获利回吐、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和美国经济数据向好。这显示出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抱有信心,从而降低了对黄金的避险需求。

    美元/日元昨日震荡盘整小幅上涨,主要受益于美元指数走强和日本央行加息预期降温。美元的走强是由于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这使得投资者更愿意持有美元资产。

    美元/加元昨日震荡上行突破1.4200,这主要受美元指数走强和原油价格下跌的共同影响。原油价格的下跌可能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预期有关,美元的走强进一步加剧了美元/加元的上涨。

    总而言之,金价、汇市以及全球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走向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规避风险。未来走势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关注国际局势以及经济数据的变化。

  • A股市场深度解读:经济复苏与潜在风险并存

    A股市场昨日震荡上涨,消费板块持续强势,但大小盘指数略有分化,反映出市场内部存在结构性分歧。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企稳,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扩张,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这为市场提供了积极信号。政策方面,央行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同时财政政策也加大力度,例如加大基建投资、减税降费等,预计将进一步提振经济,促进企业投资和消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仍待提升,部分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挑战。此外,高企的债务水平依然是A股市场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债务周期下各部门去杠杆的进程仍是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因素,去杠杆进程过快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过慢则难以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显示市场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配合债务置换,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债市,短期内债市偏强格局有望持续。但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以及通胀预期对债市的影响。

    贵金属方面,黄金和白银价格下跌,主要受到美元走强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美国12月7日当周首申失业金人数高于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走弱,这本应利好黄金价格,但PPI数据意外上升,表明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产生疑问,美元指数应声上涨,黄金价格承压下跌。地缘政治因素将持续影响金价走势,目前地缘局势仍不明朗,对金价上行造成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可能推高黄金避险需求,反之则可能导致金价下跌。

    总而言之,A股市场在经济复苏和潜在风险并存的环境下运行。积极因素在于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风险因素在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待提升,债务风险依然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带来挑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和市场风险,谨慎投资,做好风险管理。

  • 伦铅价格疲软:宏观经济与市场供需博弈

    受美国11月PPI通胀数据超预期增长影响,隔夜伦铅价格疲软收跌1.53%,报收于2001美元/吨。美国PPI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0.4%,创下五个月新高。这一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将放缓降息步伐的预期,美元指数应声上涨,美股三大指数齐跌,全球风险资产承压,有色金属板块自然也未能幸免。

    宏观经济层面,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是影响伦铅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持续的通胀压力可能导致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和金属需求,对铅价构成利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未来美联储的政策声明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数据,以判断其对铅价的影响。

    微观市场方面,废电瓶回收价格居高不下,对铅价形成一定的支撑。然而,再生铅冶炼厂的复产扩产以及原生铅产量增减并存的局面,导致供应端呈现边际恢复的态势。虽然下游铅蓄电池行业进入年底小旺季,需求有所回暖,但整体消费仍处于淡季,企业开工率低迷,采购意愿不足,市场供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环保政策对铅冶炼行业的影响。近年来,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一些铅冶炼厂面临减产或停产的压力,这可能会对铅的供应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同时,环保政策也推动了铅冶炼技术的升级换代,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综合来看,虽然废电瓶回收价格和年底小旺季对铅价构成支撑,但宏观经济压力、供应端边际恢复以及下游需求不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伦铅价格短期内仍面临下行风险。预计今日现货铅价将延续弱势,震荡下行。投资者需谨慎操作,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及相关政策变化。

  • 宏观经济逆风与中国刺激政策预期之间的拉锯:铝价市场分析

    隔夜伦铝小幅下跌0.08%,收于2604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则小幅上涨0.12%,收于20500元/吨。这种差异化的走势反映出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在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预期上的分歧。

    全球市场方面,美元指数走强、股市和原油价格疲软,以及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共同压制了金属需求。对美联储明年1月降息预期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负面影响。LME铝库存减少2500公吨,降幅0.37%,至675100公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过剩的担忧,但不足以抵消宏观经济逆风的压力。

    中国市场方面,市场普遍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国重要经济会议,预期会议将出台更多刺激经济的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中国房地产市场信心略有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PPI数据和初请失业金人数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市场对中国刺激政策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存在担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铝价波动频繁。国内现货铝价小幅上涨,长江现货A00铝锭价格上涨40元,报20415元/吨,这与沪铝期货价格上涨趋势基本一致,显示出国内市场对刺激政策的预期较为乐观。

    从国内铝市供需角度来看,供应端产能维持稳定,低库存和高成本为铝价提供了支撑。然而,下游补库动力不足,现货交易清淡,持货商逢高抛售,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限制了铝价上涨空间。这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了铝价的波动性。

    总而言之,当前铝价走势受到宏观经济逆风和中国刺激政策预期之间的拉锯所影响。虽然中国市场对刺激政策抱有一定的乐观预期,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对政策力度的不确定性,仍然是铝价上涨的主要阻碍。预计短期内铝价将维持震荡,其走势将主要取决于中国刺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和经济数据,谨慎操作。

  • 全球降息潮与镍价上涨:深度解析市场动因

    近期,受全球降息潮影响,市场大幅押注12月美联储降息,伦镍应声上涨1.86%,收于16140美元/吨。国内沪镍期货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主力合约2501收涨1.51%,报收129460元/吨。这一涨势的背后,是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预期和供应端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全球降息潮是推动镍价上涨的重要外部因素。美联储持续释放宽松货币政策信号,市场预期12月降息25个基点,美元走弱,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镍价获得支撑。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美国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3%,为2023年2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时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个月高点。看似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数据与降息预期形成矛盾,市场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美联储最终的利率决议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对镍价的未来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供应端的收紧也对镍价上涨起到关键作用。印尼作为全球主要的镍矿供应国,近年来加强了镍矿管控,镍矿供应趋紧。这直接导致镍的供应减少,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推高镍价。此外,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数据显示,12月12日伦镍库存减少2862吨,至163644吨,也印证了供应趋紧的现状。

    再次,市场自身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市场流动性宽裕,镍成交活跃,这表明投资者对镍价上涨抱有信心,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潜在的风险。虽然目前镍价上涨的动力较强,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元汇率的波动、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潜在的经济衰退等因素都可能对镍价产生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全球降息预期、印尼镍矿供应收紧以及市场自身因素共同推动了近期镍价上涨。但投资者仍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地缘政治变化,谨慎评估风险,理性投资。未来镍价的走势,将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全球经济复苏情况以及镍矿供应的稳定性等诸多因素。

  • 伦锌价格分析:宏观经济逆风与国内需求疲软共同作用下的价格回落

    隔夜伦锌价格收跌1.23%至3080.5美元/吨,这一走势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宏观经济层面,欧洲央行降息以及美国初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上升,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从而导致工业金属价格普遍承压;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疲软。虽然国内矿端供应紧张对锌价构成一定支撑,但下游需求在四季度消费淡季持续走弱,采购商对于高价锌锭的接受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锌价上涨空间。

    具体来看,欧洲央行降息的决定表明其对经济增长前景的谨慎态度,这与美国初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上升的数据相呼应,共同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这种担忧情绪蔓延至大宗商品市场,导致包括锌在内的工业金属价格普遍下跌。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需求的疲软也对锌价构成显著压力。虽然矿端供应紧张,但这种紧张局势并没有转化为价格上涨的动力,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需求的持续低迷。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淡季,下游企业开工率下降,对锌锭的需求减少,采购商也更加谨慎,不愿接受高价位锌锭。

    综合来看,伦锌价格的回落是宏观经济逆风与国内需求疲软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下,工业金属面临较大的价格下行压力;国内需求的持续低迷也限制了锌价上涨的空间。预计今日现货锌价将延续下跌趋势,但跌幅可能相对有限。未来锌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下游需求的复苏情况。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经济数据和市场动态,谨慎决策。

  • 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中国刺激政策力度存疑致使铜价下跌

    近期美国公布的11月PPI数据(3%)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2万人)均高于预期,引发市场多头获利了结,导致伦铜和沪铜价格双双下跌。伦铜跌幅达1.14%,收于9072美元/吨;沪铜跌幅为0.94%,收于74700元/吨。

    这一跌势,与市场对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力度存疑密切相关。目前市场缺乏具体的刺激措施规模和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虽然房地产市场近期有所改善,但其对铜价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法国巴黎银行的预测报告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该行预测2025年铜价将下调5%,并预计明年铜市场将出现49.1万吨的过剩。

    国内市场方面,内贸市场交投持续疲软,升水下滑,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采购意愿不强。年末传统淡季的到来,也加剧了贸易商面临的盘库清算和资金回笼压力,需求进一步边际转弱。

    综合来看,目前铜价面临巨大的上行压力。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对铜价构成利空。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也进一步加剧了铜价下跌的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铜价将继续承压下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谨慎进行投资决策。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短期内铜价面临下行压力,但长期来看,全球绿色转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仍将为铜价提供坚实支撑。铜作为重要的战略性金属,其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因此,投资者在判断铜价走势时,需要结合短期和长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国内期货市场早盘综述:集运欧线强势上涨,部分品种跌幅超2%

    今日早盘,国内期货市场涨跌互现,呈现出板块分化态势。集装箱航运市场表现抢眼,集运欧线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涨幅超过5%。这一上涨主要受益于企业为应对传统新年长假对航运市场造成的冲击而采取的分散货物运输策略。这种策略有效地缓解了节假日期间的运输压力,预计短期内集运欧线运价将维持高位震荡。

    除了集运欧线,氧化铝、SC原油和沪镍等品种也表现强劲,涨幅均超过1%。这可能与宏观经济因素、供需关系变化以及国际市场行情波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下跌品种。焦炭、20号胶和烧碱等品种跌幅超过2%,玻璃、焦煤、沪银、热卷、橡胶和BR橡胶等品种跌幅也超过1%。这些品种的下跌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下游需求减弱、供给增加、以及市场预期变化等。

    港口焦炭现货市场则相对平稳,部分港口贸易集港量有所改善,港口库存与上一工作日持平。但市场仍需关注下游钢厂利润水平、焦煤成本变化以及期货市场情绪对焦炭价格的潜在影响。目前,不同规格焦炭的现货价格和出口FOB价格有所差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数据,谨慎决策。

    总而言之,今日国内期货市场呈现出结构性行情,部分板块涨势强劲,部分板块则出现回调。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规避风险。 未来走势还需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变化以及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 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