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 Solana机制深度解析:共识模型、质押、费用及MEV

    Solana的运行机制复杂且高效,其核心是基于权益证明(PoS)和历史证明(PoH)的独特共识模型。PoH作为网络时钟,追踪事件顺序,无需验证者就时间达成共识,Solana也因此无需内存池(mempool)。验证者以400毫秒为周期的“槽(slots)”轮换领导权,负责区块生产,其他验证者则投票确认。

    Solana的质押模型在每个周期(epoch,约2-3天)结束时更新,验证者收益主要来自交易手续费、协议奖励(通胀)和最大可提取价值(MEV)。领导者获得区块奖励(基础费用和优先费用的50%,其余50%销毁)。区块时间越长,年度奖励越少,影响SOL总分配。

    Solana的投票模型对验证者没有最低SOL要求,但需投票账户并支付交易费用(每次0.000005 SOL)。费用市场分为基础费用和优先费用,但存在激励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

    基于质押权重的服务质量(SWQoS)机制,在网络拥堵时优先处理高质押验证者的交易,增强网络韧性,但存在质押集中化风险等挑战。

    Solana网络节点分为验证节点(负责签名和投票)和RPC节点(处理钱包和DEX请求)。交易处理顺序取决于账户是否相同。

    Solana的流动质押(Liquid Staking)允许用户将SOL质押到验证者池中并获得LST代币,但质押奖励与借贷收益存在竞争关系。LST代币有两种类型:奖励型和验证者专属型。

    Solana的MEV问题源于领导者对区块生产的完全控制权。虽然优先费用机制激励领导者优先处理交易,但大量的无效套利尝试浪费了计算资源。与以太坊不同,Solana的MEV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资源浪费和少数搜索者垄断利润上。

  • Devcon 7: 以太坊的价值观重申与未来展望

    2024年对于以太坊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其价格和市场情绪均反映了这一点。许多批评者认为,以太坊社区的去中心化、中立性和抗审查性等核心价值观正在衰退。即使在社区内部,关于Pectra升级和blob费用等问题也存在争议。尽管Devcon 7展示了许多技术创新,但缺乏一个清晰的长期愿景来统一社区。

    然而,Devcon 7也强调了以太坊的根本价值观。与会者普遍认同以太坊的目标是构建无需许可、信任最小化的透明系统,以改善人类福祉。关于去中心化与性能的权衡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去中心化应优先于性能和可扩展性。Flashbots联合创始人Philip Daian提出了“以太坊3.0”的四个不可妥协的特性:无需许可、分布式、去中心化和真正中立的构建者。Gnosis联合创始人Martin Koeppelmann则提出了“原生rollup”的概念,强调遵循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价值观。

    Devcon 7特别强调了“防御性加速”(d/acc)的理念,即构建以人类福祉为目标的技术。会议资料和小册子都突出了以太坊开发者对这一共同理念的重视,而非仅仅关注技术路线图。最终,为改善人类福祉而建立无需许可、信任最小化的透明系统,成为了Devcon 7中最引人注目的共同愿景,这将指引以太坊未来的发展方向。

  • Stacks 中本聪升级:性能提升与sBTC的潜力

    Stacks项目近期完成了名为“中本聪升级”的重要更新,此举旨在提升其性能并推出其核心资产sBTC。

    首先,升级显著改善了Stacks的性能。此前,Stacks的区块确认时间受限于比特币网络,约为10分钟,这限制了其作为比特币Layer2的效率。升级后,区块时间缩短至5秒,Gas费也大幅降低,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

    其次,中本聪升级为sBTC的推出奠定了基础。sBTC是Stacks生态的核心资产,计划于12月初正式启动,并将在未来几个月进行更多升级。sBTC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用率。Stacks团队正积极推动sBTC的采用,例如与Coinflip合作,并计划将其引入Aptos和Solana等其他区块链网络,此外,Stacks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可以利用经济激励措施来推动sBTC的采用。

    总而言之,中本聪升级为Stacks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和sBTC这一具有潜力的核心资产。结合Stacks的资金实力和积极的市场策略,Stacks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其他公链也纷纷进行升级,这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公链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 以太坊期货市场深度解析:机构驱动还是散户狂欢?

    近期以太坊价格飙升,引发市场对杠杆率上升和过度看涨情绪的担忧。数据显示,以太坊期货未平仓合约总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20亿美元,较三个月前增长显著。Binance、Bybit和OKX等交易平台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参与也在稳步增加,显示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不断提升。
    然而,高杠杆需求并不一定意味着看涨。期货市场存在各种交易策略,例如现金套利和利率套利,这些策略会增加杠杆需求,但并不一定反映看涨情绪。例如,两个月期货年化溢价一度超过10%,这使得交易者可以通过现金套利策略赚取固定回报并对冲风险。但与此同时,17%的高溢价也暗示市场存在一定的看涨情绪。
    散户投资者是高杠杆环境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近期发生的1.63亿美元的以太坊期货强制平仓事件就体现了这一点。通过观察永续合约的融资利率,可以衡量散户头寸的健康状况。目前,以太坊永续合约的融资利率接近中性水平,这表明即使以太坊价格上涨,散户对杠杆多头的需求仍然相对低迷。
    综上所述,以太坊期货未平仓合约的增加可能更多地反映了机构投资者的策略,例如对冲或中性策略,而非纯粹的看涨情绪。虽然市场存在一定的看涨情绪,但散户投资者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 2024年值得感恩的五件以太坊大事

    2024年对于以太坊生态系统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本文总结了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首先是3月份实施的Dencun升级,引入了原始danksharding (EIP-4844),通过“blob”这种新型交易大幅降低了L2网络的交易费用,提升了可扩展性。其次是以太坊社区为即将在2025年初推出的Pectra升级所做的努力,该升级将通过一系列EIP提升网络的可扩展性、性能和用户体验。第三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首批以太坊ETF现货,为美国投资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投资方式,也吸引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第四是以太坊充满活力且多元化的社区,他们在Devcon 7等活动中展现了强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后是Vitalik Buterin的持续贡献,他以其远见卓识和对社区的引导,推动着以太坊的发展,并提醒大家关注其技术潜力而非仅仅是金融投机。总而言之,以太坊在技术进步、社区建设和主流认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值得我们心怀感激。

  • Bitwise ETF申请推动以太坊价格上涨,12月或突破4000美元

    近日,以太坊价格显著上涨,24小时内涨幅达5.75%,突破3640美元。这主要归因于Bitwise Asset Managemen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ETF申请。该申请旨在推出基于其10种加密货币指数基金的ETF,其中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比分别为75.14%和16.42%。市场对ETF获批的乐观预期推动了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大部分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以太坊期货市场未平仓合约(OI)也创历史新高,超过240亿美元,24小时内增长超过40亿美元。持续的正融资利率(约0.53%)进一步加剧了看涨情绪,形成价格上涨的正反馈循环。

    从技术面来看,以太坊价格已突破50周期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和杯柄形态颈线,预示着进一步上涨。根据杯柄形态的测量移动,以太坊价格有望达到3940美元,这意味着12月份可能上涨超过10%。总而言之,Bitwise的ETF申请、创纪录的OI和积极的技术面都共同促成了以太坊价格的显著上涨,并为其未来走势提供了强劲支撑。

  • Reddio:Layer2、并行EVM与AI的融合探索

    Reddio项目旨在通过并行EVM技术提升以太坊Layer2的性能,并最终与AI技术深度融合。其核心技术CuEVM利用CUDA和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将EVM操作码转换为CUDA Kernels,从而实现交易的并行处理。这显著提升了交易处理速度,尤其适用于需要高吞吐量的场景,例如AI Agent的频繁交互。

    CuEVM主要用于Fuzzing测试,Reddio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Layer2架构,包含交易冲突处理机制。通过将交易排序后送入CuEVM执行,Reddio有效解决了并行处理中的冲突问题。

    Reddio的远期目标是将L2与AI结合,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计算优势。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线程分级结构以及对计算强度的优化,使其成为AI计算的理想平台。

    Reddio设想了几种AI与L2结合的应用场景:首先是构建AI Agent交互基础网络,利用L2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特性,支持大量AI Agent进行高频交易;其次是构建去中心化GPU算力市场,将闲置GPU算力整合起来,降低AI计算成本;最后是探索链上AI推理,通过高效的请求分发、可靠的验证机制以及与智能合约的结合,实现链上自动化定价和AI模型的应用。

    然而,链上AI推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效请求分发与记录、算力节点输出验证以及智能合约与AI模型的结合等。Reddio通过其Layer2架构、ZKP技术以及与AiI6z的eliza项目的合作,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总而言之,Reddio尝试将Layer2解决方案、并行EVM和AI技术有机结合,在提升以太坊性能的同时,探索AI在区块链领域的应用,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发展仍有待观察。

  • Base链崛起:社交、AI和DeFi驱动下的生态繁荣

    Base链,作为以太坊Layer 2项目,近期发展迅猛,各项数据指标均显著提升。Artemis数据显示其净资本流入已超越Solana,L2BEAT数据显示其TVL在近三个月增长近六倍,突破36.53亿美元,稳居以太坊Layer 2榜首。Dune数据显示,Base链周活跃地址从1月的30万激增至11月的657万,增长超2000%。合约总数也增长超过60%,达到9750万个。

    Base链的成功并非偶然。其更快速度、更低gas费用的技术优势,加上Coinbase品牌背书,吸引了大量用户。虽然早期以Meme币和貔貅盘闻名,但Base链现已成为创新策源地,在SocialFi、AI和DeFi领域均有突出表现。

    在SocialFi方面,Base链涌现出Friend.Tech、Fren Pet、Builder Fi、Aerodrome Finance等项目,其中Farcaster协议及其衍生Dapp Warpcast尤为火热,其一键发币功能更是推动了生态近期爆发,已发行超过4258个Meme币。

    AI领域,Base链也发展迅速。Virtuals Protocol及其AI智能体Luna备受关注,其代币VIRTUAL市值已达14亿美元。此外,Atoma Network、Covalent、Nani.ooo、AI Wallets(Coinbase)等项目也为Base链的AI生态添砖加瓦。

    DeFi领域,Aerodrome DEX占据Base链TVL的43%,成为最成功的DeFi项目。Moonwell、Avantis、Beefy Finance和SeamlessFi等项目也为Base链的DeFi生态发展贡献力量。

    在支付方面,Base链积极与Web2融合,Circle支持发行USDC,Coinbase与Stripe合作,将Base整合到加密货币支付产品中,简化法币与加密货币转换,并促进国际资金转移,进一步推动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PortalPay、Onboard Wallet和Base God等项目也致力于完善Base链的支付生态。

    总而言之,Base链凭借其技术优势、Coinbase背书以及在社交、AI和DeFi领域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公链之一,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 以太坊与Solana质押机制深度对比:收益率、通胀与网络经济

    以太坊和Solana作为领先的权益证明(PoS)区块链,其质押机制与网络经济模型存在显著差异。

    质押规模与参与者: 以太坊当前质押量为3440万ETH(占总供应量的28%),拥有107万验证者,而Solana的活跃质押量达2.97亿SOL(占总供应量的51%),验证者数量为5048个,但委托人超过121万。Solana较低的参与门槛导致其质押率更高。

    质押收益率: 以太坊的名义质押收益率为3.08%(经通胀调整后为2.73%),是链上经济的基准利率。Solana的收益率则显著更高,名义收益率为11.5%(实际收益率12.5%),但由于奖励结构差异,委托人收益低于验证者。

    通胀与通货紧缩: 以太坊因持续发行导致年化通胀率为0.35%,EIP-1559机制下的销毁机制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Solana则采用基于时代的通胀计划,当前年化通胀率为4.7%,未来将稳定在1.5%。

    机制差异: 以太坊要求验证者质押32 ETH,而Solana则无最低质押额要求。以太坊的模块化设计将共识层奖励与执行层奖励分开,后者与交易费用和最大可提取价值(MEV)相关。Solana的DPoS机制则由领导者轮换处理区块,质押权重决定领导权。

    结论: 两种区块链的质押机制体现了不同的设计哲学。以太坊的模块化架构与Solana的高性能DPoS形成对比,导致两者在质押率、验证者数量、收益率和通胀方面存在差异。随着网络发展,其质押生态系统和经济模型将持续演变,以适应各自生态系统的需求。

  • CAT20代币协议:比特币生态的昙花一现还是潜力新星?

    近期,UniSat推出的Fractal Bitcoin上的CAT20代币协议引发了社区广泛关注,其发行速度之快、交易费用之高,都令人咋舌。短短两天内,2100万枚CAT代币便被Mint一空,期间Fractal Bitcoin主网Gas费一度飙升至5000 Sat/字节以上。

    CAT Protocol是一个基于UTXO模型的比特币代币协议,具有无需索引器、模块化、可编程铸造、跨链互操作和兼容SPV等特点。它利用比特币脚本强制执行,并支持CAT20(同质化代币)和CAT721(非同质化代币)标准。虽然项目方声明CAT Protocol为实验项目,不保证代币价值,但其高度的社区参与和活跃的场外交易,使其价格一度飙升,并引发了与先前ORDI类似的FOMO情绪。

    然而,社区对CAT20的未来发展存在严重分歧。一部分人看好其潜力,认为其价格可能上涨百倍;另一部分人则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价值有限,甚至可能重蹈Atom、Pipe等项目的覆辙。他们指出,该项目存在缺乏透明度、可能被庄家操纵等问题,并认为其依附于缺乏主流共识的分形网络Fractal Bitcoin,长远发展前景堪忧。

    总而言之,CAT20的爆火是比特币生态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虽然其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关注,并推动了Fractal Bitcoin的生态发展,但其长期价值和可持续性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