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分布式自治组织(DAO)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形态,日益受到关注。然而,DAO治理实践中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发展。本文分析了DAO治理现状,重点探讨了投票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首先,文章回顾了DAO的定义和核心特征——分布式和自治,并指出当前许多DAO仍依赖线下治理,缺乏完整的DAO工具支持。这主要是因为DAO治理研究涉及复杂的人类行为,难以用简单的因果关系解释。文章以声誉和薪资管理为例,阐述了去中心化系统中达成共识和利益分配的挑战,并指出投票治理是处理认知冲突和决策共识的一种基本手段。
文章详细分析了投票治理的流程(提案、审查、投票、执行、争议、仲裁),并介绍了十种常见的投票策略模型:一人一票、一币一票、代议制、流民主、二次方投票、怒退式投票、信念投票、全息共识、加权投票和知识背景投票。文章从理性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设计有效的治理决策模型,指出一人一票和一币一票的局限性,并分析了其他模型的优缺点,例如,代议制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存在代理人机制的激励问题;二次方投票虽然降低了巨鲸的影响,但对小额持币人的激励不足;信念投票和加权投票增加了投票成本,也可能加剧少数意见被忽略的问题。
针对“蛋糕分配”问题,文章比较了无嫉妒分配、强无嫉妒分配、公平分配、强公平分配和超公平分配等几种方案,并介绍了Eden和CDao两种基于不同分配模型的争议解决机制。Eden采用小团体内部达成共识,逐级递归解决大集体共识;CDao则基于超公平分配模型,通过投票估价,对NFT进行分配,并对未获得NFT的参与者进行补偿。
文章还分析了DAO组织的六类需要投票治理的业务(修改规则、成员管理、国库资金管理、项目利润分配、社区治理和其他决策),并提出不同业务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投票策略。例如,涉及核心目标的治理可采用怒退式投票;不涉及核心目标和利益分配的治理可采用加权和声誉投票;涉及利益分配的治理则可以结合子DAO和CDao策略。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现有的几种DAO投票治理工具平台(Snapshot、Tally、Paladin、Sybil、Commonwealth、Broadroom),并分析了这些工具存在的问题,例如治理代币集中化、治理冷漠和少数者权益维护等。
最后,文章展望了DAO投票治理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支持更灵活的治理策略选择、匿名投票、代理投票、带权重投票、二次方模型、投票权和所有权分离、投票激励和议案补偿等功能。文章还讨论了国内DAO面临的特殊挑战,例如网络环境和政策监管问题,以及投票形式主义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例如建立激励相容的共识机制和执行帕累托改进策略。文章认为,未来理想的投票治理方案应该能够支持治理代币策略、理顺治理权与所有权关系、允许自由分叉和销毁、支持代理投票、确保议案激励相容以及执行帕累托改进策略,最终实现一个公平、透明、自由和安全的DAO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