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 Layer2繁荣下的以太坊:去中心化”中央清算银行”的崛起

    Layer2的兴起并非取代以太坊,而是对其功能的延伸和优化。虽然Layer2提升了交易效率,减轻了以太坊主网的负担,但Layer2的运作仍然高度依赖以太坊Layer1。Layer2的交易最终仍需在以太坊主网结算,数据回传、跨链桥接、资产安全等环节都需要消耗以太坊Gas,这使得以太坊更像一个去中心化的”中央清算银行”,负责整个生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Layer2的繁荣反而增加了对以太坊的需求,推动了以太坊Gas和ETH质押的需求增长。虽然一些Layer2尝试使用其他数据可用层或治理代币降低费用,但涉及资产安全的问题,最终都无法绕开以太坊。

    与其他高性能公链相比,以太坊在POS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其优势在于:一方面,Layer2生态的繁荣使得以太坊在扩容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去中心化,而其他公链通常牺牲去中心化来提升速度;另一方面,以太坊的生态规模远超其他竞争对手,TVL和稳定币规模都显著领先,显示其强大的网络效应。

    目前以太坊网络活动低迷,Gas费用和市盈率处于低位,这反而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买入机会。根据逆周期投资策略,在这些指标达到低点时买入,高点时卖出,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 Optimism Superchain:以太坊L2的领军者

    Optimism Superchain正在成为以太坊Layer 2扩容解决方案的领军者。尽管总锁定价值(TVL)暂时落后于Arbitrum和Polygon,但它凭借卓越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强大的网络效应,吸引了众多顶级开发团队和项目入驻,例如Uniswap的Unichain、Coinbase的Base和Kraken的Ink。

    Optimism的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支持多个项目在Superchain上构建,这些项目涵盖了身份验证(Worldcoin的World Chain)、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的Unichain)以及其他基础设施(Coinbase的Base和Kraken的Ink)。这些项目的成功极大促进了Optimism Superchain的采用率和网络效应。

    Optimism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分叉资本主义”理念强调更好的价值对齐和会计责任,并通过收入共享模式,促进OP Stack上所有链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将潜在竞争转化为合作,确保Superchain的整体繁荣。

    虽然Optimism Superchain目前领先,但Layer 2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仍有其他玩家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可能性。然而,Optimism Superchain强大的网络效应和不断增长的用户基础,使其在以太坊Layer 2生态系统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并为其长期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 以太坊L2:新玩家入局,共生还是寄生?

    近期,多个实力雄厚的Layer2项目涌现,例如Paradigm投资2000万美元的Ithaca项目(Odyssey链)、Uniswap推出的Unichain、Kraken交易所的Inkonchain以及索尼推出的Soneium等,为本已竞争激烈的以太坊Layer2赛道增添了新的变数。

    这些新项目的出现,一方面加剧了以太坊流动性碎片化的矛盾,也使得Layer2的“寄生”与“共生”之争更加激烈。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分歧也预示着以太坊生态的变革与调整正在加速。

    Layer2项目的困境在于其盈利模式:成本主要来自向主网支付结算费用和租用Blob空间费用,收入则来自用户支付的Gas费。只有当Layer2能够吸引大量用户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反哺主网,实现良性循环。然而,许多Layer2项目未能实现这一目标,导致“寄生”现象的出现,即只消耗主网资源而没有贡献。

    我们可以将Layer2项目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 跟风躺平型: 这类项目缺乏建设性,只图赚取短期利益,对用户体验和生态建设不重视。
    2. 自立自强型: 这类项目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生态建设能力,力求自身发展壮大。
    3. 另辟蹊径型: 这类项目通常自带流量,利用自身优势与以太坊生态合作。

    本文详细分析了Unichain、Ithaca、Sonic和Soneium四个新入局的Layer2项目:

    • Unichain: Uniswap推出的自有Layer2,旨在提升用户交易体验,降低成本,并进一步强化Uniswap的市场地位和价值捕获能力。
    • Ithaca (Odyssey): Paradigm投资的项目,旨在通过先进技术(Reth、OP Stack和Conduit)提升以太坊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抢占市场先机。
    • Sonic: Fantom的升级版本,通过技术创新(FVM、Carmen数据存储方案、共识机制升级)提升交易速度和效率,目标是成为超越并行EVM的存在。
    • Soneium: 索尼推出的Layer2,主要面向游戏、娱乐和NFT领域,借助索尼的品牌优势和全球分销网络,试图连接Web2和Web3。

    总而言之,新入局的Layer2项目各有各的优势和战略,但最终的成功关键在于用户体验和应用的突破。以太坊生态的未来发展将取决于Layer2项目的良性竞争和协同发展。 那些缺乏创新和建设能力的项目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而那些专注于用户体验和应用创新,并能与以太坊主网实现共生的Layer2项目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Coinbase钱包即将推出”点击支付”功能,挑战PayPal等巨头,并解决Layer 2互操作性问题

    Coinbase钱包负责人兼Base创始人杰西·波拉克宣布,Coinbase钱包即将推出”点击支付”功能,与Cash App、Venmo和PayPal等现有支付平台竞争。这项功能目前正在内部测试中,旨在为商家提供更快、更全球化、更经济的支付体验,并支持美元硬币或Tether等稳定币支付。波拉克希望到2025年底,Coinbase钱包能够在50个国家/地区实现集成。

    此外,波拉克还提到Base团队正在努力解决以太坊Layer 2的互操作性问题。通过ERC-7683和RIP-7755两个规范的协同工作,Base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实现钱包在不同Layer 2之间的无缝切换,从而解锁超过420亿美元的价值,并最终扩展到所有其他Layer 1。这将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跨链资产管理和交易体验。

  • Mantle:凭借mETH生态和双币策略跻身Layer2四大天王

    Mantle作为一条基于OP Stack的Layer2,其TVL已达18.2亿美元,超越Blast位列第四,成功跻身Layer2“四大天王”。其成功秘诀在于mETH、cmETH和COOK代币的组合拳。
    mETH是Mantle的核心,它通过在以太坊主网上进行流动性质押,为用户提供原生收益。这部分收益来源于ETH的POS质押收益,以及与Eigenlayer、Puffer等LRS协议的合作。此外,Mantle还与Bybit合作,从链下获得租借资金收益。mETH的设计目标是连接多元化收益源,为Mantle的Layer2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同时,mETH也提升了Layer2的可交互性,利用LayerZero的原子性跨链技术,实现ETH在不同Layer2之间的无损转移,吸引用户将资产汇聚到Mantle。
    为了避免被视为“吸血鬼”攻击主网,Mantle设计了cmETH。用户可以将mETH转换成cmETH,参与Layer2上的DeFi项目,获得Layer2生态产生的收益。cmETH承担了一定的再质押风险,但同时享有更高的收益预期。此外,Mantle还推出了COOK代币,作为mETH的专属治理代币,用于流动性挖矿奖励和社区激励。MNT作为Mantle网络的原生代币,则负责支付Gas费和生态治理。双币模型的设计,保证了Mantle生态的良性循环。
    Mantle的成功,在于其庞大的资金吸附能力以及优秀的通证经济模型。它为Layer2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量,也体现了Layer2赛道竞争的转变:技术实力并非唯一的成功要素,运营能力和TVL同样重要。

  • Starknet 性能升级:交易速度提升4倍,费用下降5倍

    StarkWare首席执行官Eli Ben Sasson近日宣布,Starknet的交易速度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提升四倍,交易费用将降低五倍。这一提升主要得益于Cairo编译器和执行效率的改进。

    目前Starknet的每秒交易笔数(TPS)已接近1000,与Solana等公链竞争。Sasson预测,未来三个月内,Starknet的TPS将超过1000。同时,其交易费用也将大幅降低,有望成为最便宜的以太坊二层网络。

    虽然Starknet目前的平均TPS为129,但在压力测试中已达到857的峰值,每笔交易费用中位数仅为0.002美元,目前在以太坊二层网络中排名第三低,仅次于Optimism和Blast。

    此外,StarkWare计划将OP_CAT改进提案引入比特币,使其成为首个同时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部署的二层网络,预计这一升级将在未来一年内上线。

  • 特立独行的Layer2:Zircuit的ZK之路与创新尝试

    Zircuit作为一条基于OP Stack构建的Layer2,却在技术路线和生态策略上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它并非OP超级链阵营成员,却在技术细节上处处体现ZK(零知识证明)的印记,这使其更像一条ZK-Rollup,而非单纯的OP-Rollup。

    这种选择并非偶然。作者认为,Zircuit选择优先采用ZK技术,是为了弥补OP-Rollup在安全性和最终性方面的不足。许多OP-Rollup至今未完全上线欺诈证明系统,而ZK技术可以构建更可靠的状态变更信任环境,从而提升安全性。因此,Zircuit实际上更接近于混合Rollup,这与MetisL2的策略类似,后者也使用ZK-Rollup Router来加快提款速度。

    Zircuit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Sequencer级别安全增强(SLS),通过在交易Mempool中进行恶意交易监测和隔离,有效提升了Sequencer的安全性,并降低了MEV风险。其次是Modular Proof证明系统,通过模板证明和证明聚合技术,降低了ZK证明的生成和验证成本。最后,Zircuit还积极探索AI与Layer2的结合,利用AI模型分析可疑交易,提高安全性。

    至于Zircuit与Eigenlayer的合作和空投,作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战略支持,AVS作为快速的安全共识基础设施,未来或许能帮助Zircuit的SLS系统与其他Layer2生态快速整合。

    总而言之,Zircuit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它结合OP Stack的易用性和ZK技术的安全性,并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来提升性能和安全性,展现出其在Layer2领域的竞争力。

  • 空投的残酷真相:数据揭示其投资价值的严峻现实

    最近的加密货币周期中,空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一项对前500名代币的空投数据分析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大部分空投币发行首日价格高于当前价格。

    数据显示,在31个空投项目中,超过七成(23个)的代币当前价格低于发行首日,部分跌幅惊人。仅4个空投币的表现优于比特币,且其中仅1个发行于2024年。只有极少数,例如BONK和DEGEN等迷因币空投,以及TIA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属例外。

    分析表明,将空投币在发行当日兑换为美元或比特币几乎总是更明智的选择。虽然部分项目可能存在短暂上涨,但长期来看,持有空投币的收益往往低于预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项目方初期估值过高,以及流动性挖矿者为套利而抛售,都是导致空投币价格下跌的因素。完全稀释估值(FDV)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代币在大量解锁和做空压力下的需求支撑。

    虽然部分优质项目可能隐藏在空投之中,但鉴于数据显示空投成功的概率极低,投资者需谨慎对待。与其盲目持有空投币,不如关注项目基本面,并在熊市中寻找更具投资价值的机会。

    最后,作者建议项目方应谨慎考虑空投策略,甚至重新评估空投的可行性,避免对项目造成负面影响。成功的空投案例,例如BONK和DEGEN,往往具备惊喜和低估值的特征,而积分计划的长期价值和空投的未来发展模式仍需进一步观察。

  • TON生态爆发:Dogs代币24小时百万用户背后的秘密与Web3未来

    近日,基于TON网络的Meme代币Dogs在不到24小时内吸引了超过百万用户,引发行业关注。其成功秘诀在于简单的参与方式:用户只需关注Dogs的Telegram Bot即可获得空投代币。这种低门槛的参与机制,结合邀请奖励机制,实现了病毒式传播。

    Dogs的灵感源于Telegram创始人Pavel Durov所画的小狗Spotty,借鉴了此前Floki等名人宠物Meme币的成功经验。项目简洁的界面设计,无需连接TON钱包,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吸引了大量Web2用户。

    然而,Dogs的成功也暴露出TON和Telegram生态当前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基于TON和Telegram的项目仍停留在流量变现的Web2模式上,例如Telegram Mini App主要通过广告变现。Dogs的案例再次证明Telegram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但Web3项目不能仅仅依靠Telegram的流量进行简单的流量变现,而应更注重Web3的价值,例如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确权等。

    未来,TON生态项目需要思考如何在获得大量流量后,打造真正具有Web3创新性的产品,这将决定TON未来的发展方向。Dogs的短期成功为TON生态带来了流量,但能否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其能否突破Web2思维,真正拥抱Web3的理念。

  • Nexus:构建未来安全互联网的可验证计算平台

    Nexus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可验证计算机,旨在解决当前零知识证明(ZK)技术速度慢、通用性差、开发体验不佳等问题。

    零知识密码项目主要分为两类:专用ZK和通用ZK。Nexus属于通用ZK,即zkVM,目标是证明任何计算,而无需考虑编程语言。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开发ZK项目,专注于代码编写而非电路设计。

    可验证计算的核心在于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无需暴露底层数据。Nexus通过输出计算结果及相应的零知识证明来实现这一目标,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Nexus 1.0能够证明任意Rust代码,并在短短五个月内,运行速度从1Hz提升到约100Hz。这得益于其模块化设计,允许对各个组件进行独立优化。

    Nexus的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用于整体应用,也可以作为组件支持其他模块化应用。例如,其压缩层能够将多个大型证明压缩成一个简洁的证明,这项技术基于Nova折叠方案,目前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Nexus易于与现有区块链共识和安全标准集成,例如,支持EVM链上的计算。

    Nexus团队由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组成,包括多位在ZK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和工程师。

    Nexus 1.0已公开发布,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项目已获得2500万美元A轮融资,并有望在ZK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总而言之,Nexus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顶尖团队,有望成为高效可验证计算的首选平台,为构建安全互联网奠定坚实基础。